 我國焊工短缺困境突出,機器替人大勢所趨
我國焊工短缺,機器替人成為主要趨勢。根據人社部發布的《2022年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 缺行業》報告,焊工排在第十位,且需求量以每年3%的增速增長;并且預計到2024年,高級 焊工短缺可能會達到40萬人左右。而我們認為機器替人為主要趨勢的邏輯為:
1.新一代焊工供應量不足: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減弱,上一代具有豐富焊接經驗的成熟焊工 即將退休,而新一代年輕人不愿意從事焊工職業,主要系焊接等生產制造業工作時間長、內容枯燥乏味、工作環境臟亂差,年輕人就業意愿不足;
2.用人成本高企:由于工作環境惡劣&招工難,焊工工資高于其他行業,根據國家統計局數 據,2021年我國東部地區制造業員工平均年工資約7.2萬元,而北京、上海等熱門地區焊工平 均年薪資為9-11萬元不等,遠高于生產制造業平均工資,高級焊工年薪資甚至達到20萬元以 上,企業財務負擔大,而焊接機器人成本逐漸降低;
3.焊接質量&效率提升需求:市場上專業焊工少,焊接質量參差不齊,焊接一致性差,焊縫 不美觀;建筑、橋梁、船舶工程等行業產生焊接訂單大多處于炎熱夏季,工期短,人工大多 每天工作6-6.5小時,焊接效率較低,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,大幅提高焊接效率。

焊接機器人經濟性優良,1年內即可回本
焊接機器人具備優良經濟性,可節約大量人工成本。我們以一條萬噸鋼結構生產線為例,測算 焊接機器人的經濟性。按照一個焊接機器人可替代2-3名焊工,保守按照一臺機器人替代2.5個焊 工計算,一條萬噸鋼結構生產線熟焊工一年焊接400噸鋼鐵計算,一條萬噸生產線焊接需要25個 焊工,若使用機器替人,則僅需10臺機器人。焊工平均工資約10萬元/年,而焊接機器人價格為 28萬元/臺,按照焊接機器人使用年限2年計算,一條萬噸鋼結構生產線使用智能焊接機器人替 代人工每年可節約110萬元成本,具有優良經濟性。
洲翔機器人攜手柏楚電子
免示教智能焊接系統助力鋼結構行業升級

決定焊接機器人智能化程度的關鍵在于焊接系統,而非關節、軀體等硬件。焊接機器人的焊接對象非標化程度高,無法用同一個動作完成大量非標件焊接。非標件的焊接需要機器人具備識別和自主規劃焊接路徑的能力,而焊接系統是決定機器人識別和自主規劃的核心。
柏楚電子作為激光切割系統的龍頭,縱向切入焊接領域,柏楚電子針對目前焊接方案的痛點研發出眼腦合一的智能焊接方案:通過智能焊接軟件,對設計3D立體模型進行離線或在線編輯,甚至可以做到同一條線設備一邊在加工,另一邊在編輯下一個工件的焊接路徑。通過視覺定位系統,自動識別工件,并為尋縫器定位第一條焊縫起點,這一步減少了人工定位起點調試的步驟,提升自動化程度,最后就是通過焊接控制系統和程序執行焊接指令,實現智能焊接,提升生產效率。
洲翔采用柏楚免示教智能焊接系統,在兼容性、效率、穩定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:
①適應非標性場景,實現真正的智能焊接:無需人工編程和示教,通過傳感器識別、離線/在線編程適應非標化、小批量、復雜的工件焊接
②保證編程效率:離線編程取代人工編程,節省大量焊接前編程時間,提高焊接效率。系統通過深度學習工藝數據包,優化離線程序,進一步提高效率
③保障焊接的穩定性和一致性:生產現場無需技術人員,只能系統貫穿焊接規劃,控制、調整全流程,焊接進度和質量不會因為技術人員變動而改變。
|